马铃薯是重要的经济作物,马铃薯淀粉加工业在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、增加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、扩大农村和城镇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。提高马铃薯淀粉废水资源综合利用率,节能减排对于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马铃薯淀粉加工工业是消化马铃薯的重要渠道,但是在马铃薯淀粉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生产废水,约5~8 t马铃薯可以生产1 t淀粉,而生产1 t马铃薯淀粉约产生8 t左右废水,且废水污染物产生浓度高。生化法处理达标的难度较大。(数据来源:环境视线)
反渗透膜孔径范围一般为0.1~1 nm,可以去除离子和小分子有机物,具有有机物、氮、磷去除率高,产水水质稳定等优点。但是反渗透膜易污堵,对进水要求较高。纳滤膜具有可以有效去除二价和多价离子、对低分子量有机物和盐的分离效果较好等优势,在废水处理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,且分离性能优于超滤和微滤。经纳滤膜法处理工艺处理后,出水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均大幅度降低,且均可达到《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 25461-2010)。
淀粉废水处理工艺路线的选择应根据有关排放标准、排水去向确定淀粉废水处理程度,选择相应的处理工艺。近年来,膜法处理工艺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发展迅速。膜法处理工艺在马铃薯淀粉生产行业的废水处理中正逐渐得到应用。
得利于乳业新政的尘埃落定,羊奶一度成为网络热搜词汇。纵观目前乳业格局,牛奶一枝独秀的时代已渐行渐远。羊奶作为后起之秀,在乳业新政扶持之下得到了新的发展商机,成为新一代乳业新星。从营养学角度来说,羊奶非常接近母乳的乳制品。羊奶分子颗粒极其细小,更易于吸收、更易于消化的特点,从而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眷注与青睐。
羊奶相对牛奶更养胃,其富含的营养更丰富,羊奶乳糖颗粒小,其中的α-乳糖和β-乳糖比例合适,更利于人体消化吸收。并且羊奶含有大量的三磷酸腺苷,能够充分分解羊奶中的乳糖。所以,饮食羊奶很少发生乳糖不耐症和过敏反应。尤其是羊奶成分之间的互补调控,可有效预防饮食羊奶时乳糖不耐症的发生。
一般羊奶乳制品脱乳糖主要通过酶法、化学法,以及物理过滤法实现的。酶解法是通过加入外源性的糖苷酶,是乳糖分解称单糖,同时也提升了乳品的甜度。化学方法是使用酸解法,但容易造成羊乳营养物质的损失,并不实用。20世纪70年代,在我国就有通过超滤分离技术以除去乳中大部分的乳糖,膜技术在乳清蛋白回收、乳糖的分离、乳清脱盐、牛乳浓缩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。
其中,微滤无法截留羊乳中大多数营养组分,超滤对于低分子量蛋白胨以及一些维生素难以保留,反渗透将截留大多数的物质,不能实现脱乳糖的目的,因此使用纳滤膜是相对更加适合的。纳滤膜能够透过一些乳糖、乳酸等物质,更大程度上保留羊乳中的营养成分。德兰梅尔纳滤膜具有易清洗、抗有机污染、易于灭菌的多种优势,更适宜用于食品加工领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