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健康的水?饮用水是否需要深度处理?纳滤膜技术是饮用水深度净化的优质选择吗?目前,在饮用水深度净化领域掀起了一股纳滤“黑科技”的旋风,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。
饮用水是否有深度处理的必要性?
我国现有的自来水厂95%以上仍然采用的是百年前的常规工艺:混凝沉淀—过滤—消毒老三套。主要目的是消除水中的浊度、胶体等感观污染和病原微生物,改善观感及杜绝水致传染病的传播。
换句话说,达到“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”的自来水厂出水,能满足“卫生学阶段”所关注的饮用水水质标准,但无法有效的完全满足“安全性阶段”、“健康学阶段”所关注的污染物去除要求。
目前,有两种方法可以使自来水达到新的水质标准。一是将自来水厂的常规工艺,通过臭氧、活性炭与膜技术等改造成深度处理工艺;二是通过在终端(如家中)安装净水器,可增加溶解性有机污染物的去除,并能尽量保留原水中人体所需的矿物元素,以提高饮用水质量。
纳滤膜技术可否作为饮用水深度净化的优质选择?
微滤和超滤对胶体、浊度和细菌有很好的去除效果,但对色度和小分子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不理想,对无机离子没有去除效果。纳滤膜在0.35~1MPa的操作压力下对水中的有机污染物、三卤甲烷等消毒副产物具有很高的去除效果,同时可选择性地去除一些溶解性离子。此外,对于饮用水中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有机物和致突变物,纳滤膜可实现高效去除。
纳滤膜可在高效去除水中各种有毒有害物质(总有机碳可去除90%左右)的同时,根据水中原有的无机离子含量,可选择能去除30%、50%、90%左右矿物质的膜,以此保留水中对人体有益的矿物元素(部分二价离子钙、镁与一价离子),实现饮用水从“安全性阶段”进阶到“健康学阶段”的目标。